上部烟叶是烤烟原料的重要部分。在生产过程中,上部烟叶组织结构紧密、含水量少,易烤青或挂灰,影响其工业可用性,导致上部烟叶库存积压严重。不同成熟度鲜烟叶,其素质和养分积累存在差异,影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和烤后烟叶质量。要获得优质的上部烟叶,适时成熟采收是关键。杨丽丽等研究了湘南稻田浓香型上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;袁晓霞等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对烤烟上部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;罗井青研究了烟稻轮作条件下烤烟上部烟叶采收标准;郑志云等、沈广材等分别研究了k326、红花大金元等品种的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;张冰濯等认为湘南烟区烤烟上部6片叶在常规采收期基础上延迟7D后一次性收获较为适宜;宫长荣等研究表明,顶部3片叶80%~90%黄时一次采收上部6片叶较适宜。但这些研究将上部6片烟叶采收后混合烘烤,没有将上部烟叶按叶位分开编杆烘烤,也没有对上部烟叶进行质量评价。鉴于此,笔者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浙江中烟利群品牌涛圩基地开展上部6片烟叶采烤时间研究,揭示不同叶位的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,旨在完善稻茬优质烤烟生产技术体系,为促进稻作烟区上部烟叶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。
采用云烟87品种,于2020年在湖南省江华县浙江中烟利群品牌涛圩基地开展采烤试验。按株行距50CM×120CM于3月5日移栽烟苗,田间管理依据江华县优质烤烟生产技术规范进行。采收完中部烟叶后,将有完整的上部6片烟叶的烟株标记为试验材料。采用规格为2.7M(宽)×8.0M(长)×3.3M(高)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3座,每炕装烟量约为4000kg,循环风机功率为2.2kW。
采收时间设3个水平:烟农习惯采收(M1),7月4日采收;延迟采收6D(M2),7月10日采收;延迟采收12D(M3),7月16日采收。烟叶采收时,每个叶位选择120片烟叶,按顶1~6叶位分别上杆编烟。3次重复。三段式中温中湿烘烤工艺。
在烟叶采摘时,每个处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叶片记录烟叶颜色、茸毛、茎叶夹角、叶面状况、主支脉变白状况、叶尖和叶缘、成熟斑等成熟特征。
在烟叶采摘时,每处理定位5株烟叶,采用SPAD-502PluS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(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)测定SPAD值。每片烟叶在离主脉3CM两侧对称处各选择6个点进行测量,求平均值。
每个处理单采、单烤,由分级专家分级后,统计正组烟叶、杂色烟叶和青烟叶数量及比例。
聘请分级专家对烟叶颜色、成熟度、叶片结构、身份、油分等指标逐项进行鉴定。
选取烤后B2F等级烟叶,随机抽取20片平衡含水率后的烤烟,称取重量后求得每片烤烟的重量为单叶重。每片烤烟任取一个半叶,沿着半叶的叶尖、叶中及叶基部等距离取5个点,用圆形打孔器打5片直径为15~20MM的圆形小片,将100片圆形小片放入水分盒中,85℃条件下烘干至恒重,冷却30Min后称重,计算叶质重。叶质重=(烘烤后重量—水分盒重量)/[50×π×(圆形小片直径/2)]2。
选取烤后B2F等级烟叶,采用SkAlAr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总糖、还原糖、烟碱、总氮、氯含量;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。
烟叶烘烤后,不同处理分别统计上等烟比例、均价、产量、产值。烟叶产量只统计可收购烟叶的产量,下等烟叶不统计在产量内。
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和SPSS17.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。多重比较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法。
成熟度处理的烟叶特征见表1。从烟叶成熟特征变化看,随采收延迟,叶面落黄程度增加,颜色由淡绿→浅黄→黄色;茸毛脱落加剧,由无脱落→部分脱落→大部分脱落;茎叶夹角增大;叶面由微皱→起皱→褶皱,叶面光泽感增强,叶面黏手感增强;烟叶主脉由绿色→淡绿→白色,支脉逐渐变白;叶缘由微卷曲→叶尖稍下勾→出现枯焦;叶面成熟斑增多,由无成熟斑→少量成熟斑→成熟斑。从叶位看,成熟特征变化最大的是顶4~6叶,最明显的变化是随采收延迟,烟叶出现枯焦。从不同处理看,M3处理的顶1~6叶都有枯焦现象,M2处理的顶4~6叶出现枯焦,而M1处理没有出现枯焦现象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作物研究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相关链接:烟叶,豫烟叶成分分析标准物质,烟碱,总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