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竞编号 | 059N |
---|---|
分子式 | BrCN |
分子量 | 105.93 |
标签 |
溴氰, 溴化氰, 氰化溴, Bromine cyanide, 杀菌剂 |
CAS号:506-68-3
MDL号:MFCD00011597
EINECS号:208-051-2
RTECS号:暂无
BRN号:1697296
PubChem号:24871758
1.性状:无色或白色针状或立方形结晶,常温下挥发。[8]
2.熔点(℃):52[9]
3.沸点(℃):61.4[10]
4.相对密度(水=1):2.02(20℃)[11]
5.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:3.65[12]
6.饱和蒸气压(kPa):13.33(23℃)[13]
7.辛醇/水分配系数:-0.29[14]
8.溶解性:溶于水,易溶于乙醇、乙醚,溶于苯。[15]
1.急性毒性 暂无资料
2.刺激性 暂无资料
3.其他[16] LCLo:500mg/m3(小鼠吸入,10min)
1.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
2.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
3.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
4.其他有害作用[17]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,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。
1、摩尔折射率:14.32
2、摩尔体积(cm3/mol):51.6
3、等张比容(90.2K):132.3
4、表面张力(dyne/cm):43.2
5、极化率(10-24cm3):5.67
1.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1.1
2.氢键供体数量:0
3.氢键受体数量:1
4.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0
5.互变异构体数量:无
6.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3.8
7.重原子数量:3
8.表面电荷:0
9.复杂度:31.3
10.同位素原子数量:0
11.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12.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13.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14.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15.共价键单元数量:1
1.具有强烈的吸湿性,对空气和湿气敏感,遇水会发生激烈反应放出氢气。
2.稳定性[18] 稳定
3.禁配物[19] 强氧化剂、碱类
4.避免接触的条件[20] 受热、水蒸气
5.聚合危害[21] 聚合
6.分解产物[22] 溴化氢、氰化氢
储存注意事项[23]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包装要求密封,不可与空气接触。应与氧化剂、碱类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。储存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图XVII-17 制备溴化氰的装置
1.图制备溴化氰的装置在抽气良好的通风橱中将500g溴(160mL)装在一个用冰盐冷却剂冷却的IL磨口瓶中。加50mL水覆盖在溴上。在激烈搅拌下170g NaCN溶于1200mL水的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入。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20℃以下。要避免氰化物局部过量生成(CN)x。将最后的150mL NaCN溶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,继续加溶液,每加一次要猛烈摇荡烧瓶。一旦摇荡时出现不再消失的棕色,即可弃去其余NaCN溶液(加NaCN约需5h)。把一个弯成V形的粗玻璃管装在圆底烧瓶上(如图)。在较短臂装颗粒状CaCl2,在水浴上将CNBr蒸出。产物聚集在作接受器用的广口瓶中,呈雪白的结晶,590g,按溴计产率90%。
2.通过氰化钠或丙烯腈和溴制备而成。
1.溴化氰是一种常用的氰化试剂[1],在氰化反应领域,用途十分广泛,可以合成大量的氰化物。利用它也可以方便地生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,诸如脲、硫脲、硒脲、胍盐、羟基胍盐和其它大量的杂环化合物等。
溴化氰可以生成亲电性氰基,因此氨基等亲电试剂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氨腈类化合物。伯胺和仲胺与其反应分别得到单取代和二取代的氨腈 (式1)[2]。
溴化氰和伯胺、仲胺反应得到相应氨腈类化合物后,如果进一步和胺类 (式2)[3]化合物或羟胺类 (式3)[4]化合物反应则可以合成胍盐、羟基胍盐等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。
溴化氰可以合成氰类化合物。路易斯酸催化下甲苯和溴化氰反应合成芳香氰类化合物 (式4)[5];炔基铜盐和溴化氰反应生成炔基氰化物 (式5)[6],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合成炔基氰化物的有效方法。
溴化氰还可以合成氰酯类化合物和二氰酯类化合物。有机碱催化,它分别和苯酚和2,7-萘二酚反应生成氰基苯酯 (式6)[7a] 和2,7-萘二酚二氰酯 (式7)[7b]。在有机合成领域它们都是重要的中间体,用途非常广泛。
2.用于有机合成、炼金、制杀虫剂等。[24]
危险运输编码:UN 1889 6.1/PG 1
危险品标志:极毒 危害环境
安全标识:S28 S45 S60 S61 S36/S37/S39
危险标识:R34 R26/27/28 R50/53
1. Hartmann, W. W.; Dreger, E. E. Org. Synth. Coll. Vol. 2; John Wiley & Sons: London, 1943, 150.
2. (a) Podesva, C. P.; Tarlton, E. J.; McKay, A. P.; Can. J. Chem., 1962, 40, 1403. (b) Deaton, D. N.; Hassell, A. M.; McFadyen, R. B.; Miller, A. B.; Miller, L. R.; Shewchuk, L. M.; Tavares, F. X.; Willard, D. H.; Wright, L. L. Bioorg. Med. Chem. Lett., 2005, 15, 1815.
3. (a) Hageman, H. A. The von Braun Reactions, In Organic Reactions, Vol. 7; Blatt, A. H.; Cope, A. C.; McGrew, F. C.; Niemann, C.; Snyder, A. Eds.; Wiley: New York, 1953, 198. (b) Furuya, S.; Okamoto, T. Heterocycles, 1988, 27, 2609.
4. Snider, B. B.; O’Hare, S. M.; Tetrahedron Lett., 2001, 42, 2455.
5. Scholl, R.; Kacer, F. Ber. Dtsch. Chem. Ges., 1903, 36, 322.
6. Companon, P.-L.; Gros, B. Synthesis, 1976, 448.
7. (a) Martin, D.; Bauer, M. Org. Synth. Coll. Vol. 7, John Wiley & Sons: London, 1990, 435. (b) Yan, H.; Chen, S.; Qi, G. Polymer, 2003, 44, 7861.
[1~7]参考书:现代有机合成试剂;胡跃飞 付华 编著;化学工业出版社;ISBN 7-5025-8542-7
[8~24]参考书: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.第一卷/张海峰主编.—2版.北京;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7.6 ISBN 978-7-122-00165-8
暂无